大鼠新生甲状腺素ELISA试剂盒操作注意细节
发表时间:2025-11-18
为了进一步优化实验流程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,操作人员还应注意以下细节:
在配制标准品和样品时,应确保充分溶解并混匀,但需避免剧烈震荡,以免引入气泡或导致蛋白质变性。建议使用低速涡旋或轻柔颠倒混匀。若样品存在沉淀或颗粒物,应在稀释前离心处理,取上清液进行检测,以避免孔板堵塞或非特异性结合。
孵育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和时间。若使用恒温箱,需提前预热至设定温度(通常为37℃),并将反应板水平放置,确保各孔受热均匀。封板膜应紧密贴合,防止蒸发或污染。若孵育时间较长,可在板周围放置湿纱布以维持湿度,减少边缘效应的影响。
洗涤步骤是ELISA实验的关键环节之一。手动洗涤时,建议使用多通道移液器,以保持洗涤力度一致。每孔需注满洗涤缓冲液,静置30秒后彻底弃去液体,并在吸水纸上轻拍去除残留液滴。自动洗板机的喷嘴应定期校准,避免因堵塞或偏移导致洗涤不均。若发现孔底有未洗净的残留物,可适当增加洗涤次数或浸泡时间。
显色反应阶段需密切监控颜色变化。显色剂的加入时间应精确记录,通常建议在避光条件下操作,并使用铝箔包裹板架。若部分孔显色过慢或颜色异常(如呈现淡蓝色),可能是试剂失效或孵育不充分所致,需排查原因后重复实验。终止液的加入速度应均匀,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吸光度偏差。
读数前需确保孔内液体无气泡或悬浮物,并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检测(参考波长630nm校正)。若个别孔出现绿色或颜色不均,可轻柔混匀后重新测定。数据记录时需标注异常值,并结合标准曲线进行合理性评估。
通过以上优化,可显著提高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,为后续数据分析奠定基础。